2019年互聯(lián)網報告:論電商市場的三大趨勢
發(fā)布日期: 2019年08月23日 來源: 億恩網
如往年一樣,該報告結合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、趨勢分析和調查研究,對這個迅猛發(fā)展的世界做了詳細的分析,其中就包括全球零售和電子商務趨勢發(fā)展。
報告的第二部分是關于電子商務的發(fā)展趨勢,米克爾指出,美國的電商銷售增長速度有所放緩,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2.4%,高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12.1%。實體零售增長速度僅為2%,電子商務在零售市場的份額持續(xù)增長,2019年已達到零售總額的15%。
調查顯示,2019年電子商務的增長不僅僅局限于常規(guī)的模塊,如線下轉線上銷售或消費者訪問零售商的自有網站購物。相反,米克爾表示,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購物app和服務模式出現(xiàn),線下零售實現(xiàn)數(shù)字化,電子商務目標群體越來越多樣。
以下是米克爾在《2019年互聯(lián)網趨勢報告》中列出的電子商務和零售業(yè)三大趨勢。
一.時尚和美容品牌在Instagram實現(xiàn)大規(guī)模銷售
目前,社交商務已實現(xiàn)規(guī)?;?。例如,Instagram推出了Checkout電子支付功能,用戶可以直接在Instagram上購買各類品牌的推廣產品。
在Checkout推出之前,各大品牌——尤其是時尚和美容品牌已經通過Instagram實現(xiàn)了規(guī)模銷售,現(xiàn)在這項新功能可以讓賣家更加直接地實現(xiàn)這一目標,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棒的購物體驗。
米克爾將這一發(fā)展歸因于目前的大環(huán)境下,即社交和通訊應用與電子商務和購物密切融合。例如,2014年韓國通訊應用KakaoTalk就引入了移動支付和數(shù)字錢包服務Kakao Pay,日本的通訊應用Line也在2014年推出了支付服務Line Pay,而最近幾個月Line更是在Line Pay上投入了1.82億美元,并與Visa展開合作,讓Line用戶可以在Line Pay上使用Visa卡付款,哪怕是不支持該服務的地方也可以。
另外Facebook并不滿足于實現(xiàn)在Instagram上購物,它也在慢慢地向WhatsApp引入支付功能。2018年5月該公司首次在印度試點WhatsApp Pay功能,目前正準備向歐洲擴展,其中倫敦將成為WhatsApp支付推廣的重點地區(qū)。
WhatsApp Pay不僅僅為消費者帶來新的支付體驗。最近在Facebook的F8開發(fā)者大會上,馬克·扎克伯格宣布WhatsApp將推出新的功能Product Catalogs,讓企業(yè)可以在app上更好地展示他們的產品。雖然扎克伯克并未詳細說明它的具體操作模式,但將其與WhatsApp Pay結合,幫助企業(yè)通過WhatsApp銷售產品并不是霧里看花。
現(xiàn)在人們在這些應用程序上花費大量的時間,而將電子商務和支付功能與社交和通訊應用結合是很有意義的。這就好比在熱鬧的廣場上擺攤:為什么不到大家都在的地方,讓他們一邊社交一邊購物呢?而中國的微信就證明了這一觀點。自2015年推出微信支付以來,微信在支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小商戶也可以通過微信銷售自己的產品。
拉丁美洲快遞初創(chuàng)公司Rappi通過數(shù)字化管理在市場上突出重圍,目前服務覆蓋地區(qū)包括阿根廷、巴西、智利、哥倫比亞、墨西哥、秘魯和烏拉圭。Rappi的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表示,盡管拉丁美洲“擁有悠久的快遞文化”,但是多數(shù)初創(chuàng)公司都是“效率低,成本高”,不同的零售商要求的配送服務也不同,因此Rappi的理念便是“配送時間不超過30分鐘,價格不到1美元”。
據(jù)ZDNet報道稱,Rappi目前正在推出其自有平臺,產品和服務多樣,從雜貨和送餐到摩托車租用一應俱全。
另一家成功打開物流市場的公司是印尼電商公司Tokopedia,它最出名的產品便是The Marketplace,這是一個C2C平臺,讓個人和小微商戶實現(xiàn)網上開店。該公司創(chuàng)始人William Tanuwijaya表示計劃將印尼1.7萬個島嶼上的所有商家聯(lián)合起來,因為這些商家因為高昂的航運成本,無法滿足其他地區(qū)的市場需求。
米克爾指出,數(shù)字化管理和快速配送需求正在迅猛增長,本土商戶可以通過線上銷售擴大業(yè)務,以低廉的價格和快速交付將電子商務推向更多市場。
三.中國:生鮮“新零售”模式
今年,米克爾將目光聚焦在中國的食品零售商在銷售模式的創(chuàng)新,并根據(jù)服務水平將其分為四類。
第一類包括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(Freshippo)和京東的7Fresh,它們都是中國線下“新零售”模式的先驅。這兩家零售商都擁有并經營著線下商店(盒馬鮮生的實體店超過135家),消費者可以在app上下單支付,然后選擇自己提貨或配送。
第二類包括每日優(yōu)鮮、叮咚買菜、樸樸生鮮等線上零售品牌,它們在自己的應用app上展示每日的新鮮商品,買家下單以后,它們會從就近的倉庫發(fā)貨,并在30分鐘內送貨上門。這些品牌都是只有倉庫,沒有實體店。
第三類包括興盛優(yōu)選、松鼠拼拼和呆蘿卜等零售商,用戶通過應用程序或使用微信小程序團購,然后第二天取貨或送貨上門。與第二類零售商不同,他們沒有倉庫,而是幫助特許經營的合作伙伴送貨。
第四類是第二類和第三類零售商的結合體,用戶在app上下單,然后合作的商家負責送貨。此類零售商包括美團、餓了么、淘鮮達和京東到家,他們負責30分鐘內送貨服務。
文章來源:億恩網
本文鏈接: http://www.520frw.com/news/detail/5d5fc31208813b0001c352b2